新闻中心

NEWS

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行业研究:高端医疗正起航,国产设备迎拐点

2022-02-17


2022年持续看好“科研试剂进口替代、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迎来拐点、医疗消费升级”三条主线

1)医疗器械及服务2020 年及 2021 年 Q1-3 业绩回顾:

根据申万医药分类,医疗器械板块 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1971.96 亿元,同比增长 67.35%;21Q1-3 实现营业收入 1883.62 亿元,同比增长 35.76%,增速较 2020 年度有所下滑;医 疗服务板块 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 744.63 亿元,同比增长 15.22%;21Q1-3 实现营业收 入 752.05 亿元,同比增长 46.03%,增速较 2020 年明显上升。

医疗器械公司方面,2020 年新冠疫情下,诊断类企业如东方生物、万孚生物、圣湘生物、 华大基因等通过相关新冠诊断试剂的海内外销售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设备类企业如迈瑞 医疗、鱼跃医疗等通过呼吸机、监护仪等产品的海内外销售亦带来收入的明显提高,而 2021 年从二季度开始,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国内外疫情有所缓和,医疗器械公司抗疫类 产品的销售开始放缓,且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下收入增速下滑较为明显,而此前也有部分 择期诊断或手术的企业受到了疫情的冲击,疫情缓解后逐步开始恢复,我们预计非抗疫类 医疗器械产品增速将逐步恢复。

医疗服务公司方面,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大多地区采取了严格的居家隔离措施, 导致医院门诊停诊,门诊量下滑明显,特别对于口腔、眼科等可以择期治疗的科室影响更 大,基于此医疗服务类企业在 2020 年整体呈现收入增速放缓的趋势,而随着国内疫情逐 渐好转,医疗服务类企业业绩在 2020 下半年及 2021 年逐渐呈现复苏态势,2021 年 Q1-3 在 2020 年低基数下实现较快的增长。

2)行业情况及重大政策回顾: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高速增长,后疫情时代有望迎来新机遇。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 械市场,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突袭而至,在这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 医疗器械行业及时提供了大量诊断试剂、呼吸机、防护服、各类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发 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断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优化审评审 批流程,审评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加速涌现。展望未来,我们医疗 器械行业仍然处于“黄金发展期”,前景广阔。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产医疗设备限制并进口产品,国产设备有望迎来进院利好。2021 年 6 月 21 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医 疗器械管理暂行规定(草案)》,草案提出,即使是临床急需,也只有三种特殊情况,才能选 择进口:(1)未在中国内地批准注册的;(2)已注册产品无法替代的;(3)医院曾经采购 的,临床急需,且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提出申请后,需专家论证,且只一年有效,一 旦产品在境外被召回,国内也必须停用,一系列举措反应了对于进口产品的谨慎应用和对 国内产品的支持。

2021 年 10 月,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 核指导标准》(2021 年版),通知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 器的比例要求,其中 137 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 100%采购国产;12 种医疗器械要求 75% 采购国产;24 种医疗器械要求 50%采购国产;5 种医疗器械要求 25%采购国产,在此基 础上国产医疗设备配置有望迎来进院利好。

3)未来主要投资策略及方向:我们看好“科研试剂进口替代、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迎来拐点、医疗消费升级”三条主线。1)对于科研试剂行业来说,我们认为是整个医药板块中为数不多的具有“行业空间成长 性大、进口替代加速、政策相对免疫”等优点的优质赛道,对于行业内逐步成长的国产企 业,产品已经拥有和外资抗衡的实力,进口替代是必然趋势。2)对于高端医疗设备企业 来说,内窥镜等高端器械设备具有技术壁垒高、国内起步晚等特点,近年来国内也逐步涌 现出了一批以海泰新光、开立医疗、迈瑞医疗为代表的的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国产企业, 我们认为在医疗新基建的行业背景以及政府对于国产器械的大力扶持趋势下,国产高端医 疗设备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3)对于医疗消费类企业来说,可选消费终端受政策压制 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趋势下,预计将带来行业需求的迅速 上升。

联系信息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南路11号15-4 15-5 15-6 15-7 15-8 15-9

电话:023- 67630109

QQ:3169934168

手机网站

图片名称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重庆 SEO

营业执照